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旋律儿歌律动教学345


一、 教案主题:旋律儿歌律动教学——《小雨沙沙》

二、 教案目标:

1. 认知目标:能够聆听并感受歌曲《小雨沙沙》欢快的旋律,理解歌曲内容,了解雨天的一些景象。

2. 技能目标: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律动,如模仿小雨滴的落下、小动物躲雨的动作等。初步尝试用肢体动作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3. 情感目标: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三、 教材分析:

歌曲《小雨沙沙》旋律简单明快,节奏轻快活泼,歌词通俗易懂,适合小班幼儿学习。歌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能够引发幼儿的共鸣。本教案将结合歌曲特点,设计一系列的音乐游戏和律动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并发展其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小雨沙沙》歌曲音频,雨伞、雨靴等雨天相关道具,图片(雨天场景、小动物躲雨等),录音机或播放器。

2. 环境创设:教室布置成雨天场景,例如可以用蓝色纸张装饰墙壁,悬挂雨滴状装饰物等。

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5分钟):

1. 播放轻柔的雨声,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感受雨的声音,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是什么样的声音?”

2. 出示雨天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图中有哪些东西,发生了什么事情。

3. 老师简单介绍歌曲《小雨沙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 旋律欣赏与理解(10分钟):

1. 播放歌曲《小雨沙沙》,让幼儿安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再次播放歌曲,教师一边播放一边用肢体动作辅助表达歌曲内容,例如模仿小雨滴的落下,小动物躲雨的动作等。

3. 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小雨是怎么下的?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三) 律动学习与练习(15分钟):

1.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律动动作,例如:

* “小雨沙沙”:手指模仿雨滴下落。

* “小鸟飞回窝”:双臂模仿鸟儿飞翔。

* “小猫躲进屋”:蹲下模仿小猫躲雨。

2. 播放歌曲,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律动练习,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3. 可以分组进行律动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四) 游戏活动(10分钟):

1. 玩“找雨具”的游戏:教师藏起雨伞、雨靴等雨天道具,让幼儿寻找。

2. 玩“躲雨”的游戏:模拟下雨场景,让幼儿躲到雨伞下,体验躲雨的乐趣。

(五) 结束活动(5分钟):

1. 再次播放歌曲,幼儿一起唱歌并进行简单的律动。

2. 教师总结活动,表扬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继续学习和感受音乐的美好。

六、 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否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律动。

2. 了解幼儿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3. 评价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七、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游戏和律动活动,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加入更多创新的元素,例如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设计更丰富的游戏活动,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八、 其他旋律儿歌推荐: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推荐以下旋律简单、节奏欢快的儿歌: 《两只老虎》、《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种太阳》等。选择歌曲时,应注意歌曲的旋律是否优美,节奏是否明快,歌词是否通俗易懂,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025-04-20


上一篇:启迪心智,悦动音符:抒情儿歌钢琴教学法

下一篇:童心闪耀,舞台绽放!儿歌比赛服装推荐,让孩子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