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手语儿歌: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趣味教学法285


各位老师、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利用礼仪手语儿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案。在幼儿教育中,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而单纯的说教往往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尝试将生动有趣的儿歌与形象的手语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 教案目标:

1. 认知目标:学习5-7首包含不同礼仪内容的儿歌,例如问候、道谢、道歉、请求帮助、餐桌礼仪等。了解并掌握相应的简单手语动作。

2. 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儿歌和手语表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仪行为。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幼儿的礼仪素养,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激发幼儿学习礼仪的兴趣。

二、 教案内容:

本教案以“礼仪手语儿歌”为核心,选择5-7首简单易懂、节奏明快的儿歌,并设计相应的手语动作。儿歌内容涵盖日常生活中的多种礼仪场景,例如:

1. 问候篇:

《早安歌》:早上好,太阳笑,鸟儿叫,花儿开,小朋友们手拉手,快乐来到幼儿园。(手语:双手合十,微微弯腰;模仿太阳升起;鸟儿飞翔;花朵绽放;互相拉手)

《再见歌》:再见了,朋友们,明天再见,要开心!(手语:挥手再见;比划“明天”;比划“开心”)

2. 道谢篇:

《谢谢歌》:谢谢你,帮助我,谢谢你,真好!(手语:双手合十,点头致谢;比划“好”字)

3. 道歉篇:

《对不起歌》:对不起,我不小心,下次我会注意!(手语:双手合十,鞠躬;比划“小心”;比划“注意”)

4. 请求帮助篇:

《请帮忙歌》:请你帮我一下,好吗?谢谢!(手语:双手合十,眼神恳求;比划“帮助”;比划“好吗”;比划“谢谢”)

5. 餐桌礼仪篇:

《吃饭歌》:吃饭要坐好,不挑食,细嚼慢咽,吃饱了,擦嘴巴。(手语:模仿端正坐姿;用筷子比划吃饭;用手比划慢;用嘴比划擦)

6. 其他礼仪篇:(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例如:排队歌、爱护环境歌等,并设计相应的手语动作。

三、 教学方法:

1. 情境导入: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引发幼儿的兴趣,例如:播放动画片片段,展现礼仪行为的重要性。

2. 示范讲解: 教师先示范儿歌的演唱和手语动作,讲解手语动作的含义,并进行分解示范,确保幼儿能够看懂并模仿。

3. 游戏互动: 采用多种游戏方式,例如:手语接龙、儿歌表演、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可以分组进行儿歌表演比赛,评选“最佳礼仪小达人”。

4. 生活实践: 引导幼儿将所学的礼仪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例如: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和手势。

5. 家长配合: 鼓励家长在家中配合进行练习,并与教师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礼仪素养的提升。

四、 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行为表现。

3. 通过问答、表演等方式,测试幼儿对儿歌内容和手语动作的掌握情况。

4. 家长反馈: 通过家长问卷调查或家访等方式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礼仪行为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 教学资源:

1. 精心制作的礼仪手语儿歌PPT。

2. 相应的图片、视频素材。

3. 奖励贴纸、小礼品等。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礼仪手语儿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希望各位老师、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2025-05-03


上一篇:课间十分钟:快乐童年,规范行为——儿歌助力课间常规养成教案

下一篇:学英语,从蜗牛歌开始:适合中国儿童的英文儿歌推荐及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