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爬山儿歌:趣味教学设计及活动方案197


乌龟爬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它蕴含着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非常适合用于儿童教育。本文将结合儿歌教学,设计一套完整的乌龟爬山主题教案,旨在培养幼儿的毅力、耐心,以及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热爱。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乌龟的特征,学习有关乌龟爬山的儿歌,掌握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技能目标:能够清晰、流畅地朗诵儿歌,并能进行简单的表演。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感受自然界生物的顽强生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准备:

1. 儿歌录音或视频:选择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的乌龟爬山儿歌,最好配有生动的画面。例如可以自编儿歌,或者选择一些经典的版本,例如:

(示例儿歌一):

乌龟乌龟爬高山,一步一步慢慢攀,
壳儿硬硬不怕难,坚持到底笑开颜。

(示例儿歌二):(更长一些,可根据幼儿年龄调整)

乌龟背着重重的壳,要去爬那座大山,
一步一步很缓慢,太阳晒得热辣辣。
小鸟飞过喳喳叫,小猴看着哈哈笑,
乌龟不理只管爬,终于爬上了山顶上!

2. 教具:乌龟玩具、山脉模型(可简易制作)、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现乌龟爬山过程)、音乐伴奏等。
3. 其他:奖励贴纸、绘图纸、彩笔等。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5分钟)

1. 教师播放乌龟爬山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幼儿兴趣,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乌龟在做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乌龟的外形特征,例如壳、腿、眼睛等。
2. 讲述乌龟爬山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细节,例如乌龟遇到的困难(例如炎热、陡峭的山路),以及它克服困难的方法。

(二) 儿歌学习阶段 (15分钟)

1. 教师朗诵儿歌,注意语气、节奏和表情,力求生动形象。可以配合动作表演,例如爬山动作。
2. 幼儿跟读儿歌,教师进行纠正发音和节奏,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可以使用肢体动作辅助记忆,例如“一步一步”可以用手指模拟爬山的动作。
3. 分组朗诵: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小组朗诵比赛,培养合作精神和表现能力。 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调整朗诵方式,例如齐读、轮流读、分角色读等。

(三) 游戏活动阶段 (15分钟)

1. 模拟爬山游戏: 利用山脉模型或用积木搭一个简单的山,让幼儿扮演乌龟,模拟乌龟爬山的过程,体验乌龟爬山的艰辛与乐趣。
2. 图画创作: 引导幼儿绘画乌龟爬山的画面,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乌龟爬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最终到达山顶的喜悦。
3. 故事续写: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续写乌龟爬山的故事,例如乌龟在山顶上看到了什么?它下山后做了什么?

(四) 总结与延伸 (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乌龟坚持不懈的精神。
2. 鼓励幼儿将儿歌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巩固学习成果。
3. 布置家庭作业:例如,幼儿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乌龟爬山的手工,或者继续创作与乌龟相关的绘画或故事。

四、教学反思:

本教案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简化儿歌内容,并增加更多游戏环节;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可以增加一些思考题,例如:为什么乌龟要爬山?乌龟爬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拓展活动:

1. 观看关于乌龟的纪录片或动画片,进一步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2. 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的动植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 阅读与乌龟相关的绘本故事,拓展幼儿的阅读视野。

通过这套完整的教案,相信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并从中领悟到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2025-05-25


上一篇:爆笑开怀学知识!推荐几部适合中国儿童观看的搞笑电影

下一篇:中班趣味儿歌游戏书推荐:玩转语言,激发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