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过年儿歌教学设计:欢天喜地过大年9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认识一些与春节相关的物品和活动(例如:春联、红包、鞭炮、舞龙舞狮等)。

2. 技能目标:学习演唱多首与春节相关的儿歌,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表演。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情感目标: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体验过年的快乐,培养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及相关视频、图片资源(例如:春节相关的动画视频、图片、PPT等)。

2. 儿歌教学PPT,包含儿歌歌词、图片、动画等。 每首儿歌最好配有相应的图片或动画,增强幼儿的理解和兴趣。

3. 与春节相关的实物教具,例如:小红灯笼、小鞭炮(塑料的)、红包(空红包)、春联(小尺寸)、福字等。 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儿歌内容。

4. 音乐播放设备,播放儿歌背景音乐。

5. 幼儿人手一份歌词卡,方便幼儿跟唱。

6. 可选:一些简单的表演道具,例如:头饰、服装等,用于儿歌表演环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播放欢快的春节歌曲,营造喜庆的氛围。教师用亲切的语气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马上就要过什么节日了吗?”引导幼儿说出“春节”。然后展示一些春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新歌学习(20分钟):

选择三到四首适合中班幼儿演唱的春节儿歌,例如:

1. 《新年好》:节奏欢快,歌词简单易懂,适合集体演唱。

2. 《放鞭炮》:通过拟声词,可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可结合动作表演。

3. 《贴春联》:学习贴春联的步骤和含义,可以结合实物教具进行教学。

4. 《恭喜恭喜》:经典的春节歌曲,旋律优美,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每首儿歌的教学步骤如下:

(1) 教师范唱,并进行简单的动作演示。

(2) 播放儿歌录音,幼儿跟唱。

(3) 教师分句教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含义。

(4) 幼儿分组演唱,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5) 结合实物教具或图片,加深幼儿对歌词内容的理解。

三、游戏活动(15分钟):

设计一些与儿歌内容相关的游戏,例如:

1. “贴春联”游戏:准备一些小春联,让幼儿模仿贴春联的动作。

2. “发红包”游戏:教师扮演“财神爷”,向幼儿发放红包(空红包),并说一些祝福语。

3. “舞龙舞狮”游戏:播放相关的音乐,让幼儿模仿舞龙舞狮的动作。

这些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幼儿对春节习俗的了解。

四、儿歌表演(10分钟):

选择一首幼儿掌握较好的儿歌,进行集体表演。教师可以根据儿歌内容,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或场景,并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让幼儿在表演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总结与延伸活动(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并鼓励幼儿回家后将学到的儿歌唱给家人听。可以布置一些延伸活动,例如:画一幅春节图画、制作一个春节贺卡等,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

观察幼儿的演唱情况、参与游戏和表演的积极性,以及对春节习俗的了解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及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幼儿。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儿歌为载体,将知识、技能和情感教育融为一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进行调整,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未来可以尝试加入更多互动环节,例如让幼儿自己创作简单的春节儿歌,或者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庆祝春节,让幼儿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08-26


上一篇:激发想象力:解读中国儿童“奇怪儿歌”的独特魅力

下一篇:Unlocking Language and Joy: A Guide to English Singalong Teaching for Chinese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