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律动童谣《小雨沙沙》及儿歌弹唱教学设计103


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和意境,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2. 认知目标:学习歌曲《小雨沙沙》的歌词和旋律,理解歌曲内容,认识几种常见的雨天景象。

3. 技能目标: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律动,并尝试用简单的乐器进行伴奏,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节奏感。

4. 发展目标: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分享。

二、活动准备

1. 音乐准备:《小雨沙沙》歌曲音频(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学),轻音乐伴奏(用于律动环节)。

2. 教具准备:雨伞图片若干、雨靴图片若干、小雨滴图片若干、雨衣图片若干,自制简易雨具(如用卡纸制作的雨伞、雨靴),幼儿人手一份节奏乐器(如沙锤、铃鼓等)。 图片最好色彩鲜艳,大小适中。

3. 环境准备:教室布置成雨天场景,例如可以用蓝色幕布模拟天空,悬挂雨滴装饰,地面铺上蓝色地毯等。教室空间要保证幼儿活动自如。

三、活动过程

(一) 导入环节(5分钟)

播放轻柔的雨声背景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感受雨天的氛围。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雨天吗?为什么呢?下雨天你们都看见了什么?”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雨天经验,自然引出歌曲主题。

(二) 歌曲学习(15分钟)

1. 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小雨沙沙》,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歌曲可重复演唱两遍。

2. 教师分句教唱,引导幼儿模仿演唱,并纠正幼儿发音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拍手、打节奏、分角色演唱等。

3. 教师运用肢体动作或教具(如雨滴图片)辅助教学,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 幼儿分组演唱,教师进行指导和鼓励。

(三) 律动表演(10分钟)

1. 教师示范歌曲的律动动作,动作设计应简单易学,例如:小雨滴下落、雨伞遮雨、踩水花等,并引导幼儿模仿。

2. 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律动表演,教师进行指导和鼓励。 可以根据歌曲的段落设计不同的律动动作,增强趣味性。

3. 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的律动动作。

(四) 乐器伴奏(10分钟)

1. 教师讲解乐器的使用方法,示范如何根据歌曲节奏进行伴奏。

2. 幼儿尝试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进行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演奏方法。

3. 幼儿分组进行乐器伴奏,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五) 活动延伸(5分钟)

1. 引导幼儿欣赏相关的雨天主题图片或视频,进一步巩固对雨天景象的认识。

2. 鼓励幼儿创作雨天主题的绘画作品或手工制作。

3. 布置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演唱歌曲《小雨沙沙》,并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视听结合、游戏互动、分组合作等,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在歌曲学习环节,教师运用多种辅助手段,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内容,掌握歌曲旋律和节奏。在律动表演和乐器伴奏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并展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改进的是增加更多互动环节,例如,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乐器,或者设计更具创意的律动动作,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歌曲歌词:

小雨沙沙,下个不停,
小雨沙沙,落在我的手心。
小雨沙沙,下在田里,
小雨沙沙,滋润着禾苗,
小雨沙沙,下在路上,
小雨沙沙,小朋友们快回家!

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2025-09-20


上一篇:马蹄拼音儿歌:趣味识字,快乐启蒙

下一篇:中国儿童出门儿歌推荐:培养好习惯,快乐学知识